夏季養雞謹防蚊蠅傳播疾病發布時間:2016-06-25浏覽次數:
夏季高溫多濕,溝壑存水較多,對庫蠓(小黑蚊子)、蚊、蠅等吸血昆蟲大量繁殖十分有利,而這些昆蟲就是雞白冠病、雞痘傳染病的主要傳播媒介。
雞白冠病
雞白冠病又叫卡氏住白細胞原蟲病,臨床上以貧血、消瘦、雞冠蒼白為特征。雛雞、育成雞死亡率可高達90%以上,成年雞發病後可使産蛋率下降30%-50%。該病多發生于高溫多濕的月份,呈明顯的季節性流行。
該病确診後,應立即進行治療。可用氯喹按每公斤拌料200毫克,連喂3天;隔2天,再喂3天。
如病雞食欲減退或廢絕,可用鹽酸二奎甯,每支1毫升(含藥0.25克),每隻雞胸肌注射0.25毫升,每天一次,連用4-5天。也可用白冠紅、雞球淨等進行治療。同時應防止禽類宿主與媒介昆蟲的接觸。
在雞舍内外應用溴氰菊脂或戊酸氰醚脂等殺蟲劑消滅蠓、蚋等有害昆蟲,并在雞舍的門窗上釘上紗網,減少昆蟲的襲擊。
雞痘傳染病
雞痘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是蛋雞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病、多發病。不同日齡的雞均易感染,一般夏秋季發病較多。主要通過皮膚粘膜傷口感染,吸血昆蟲如蚊子等極易傳播該病。
感染了該病的雞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一般分為皮膚型和粘膜型兩種。皮膚型潛伏期一般4-6天,典型發病症狀是發痘,多見雞冠、肉髯、眼角、口角和雞爪等處。粘膜型主要見于口腔、咽喉部粘膜,開始見黃白色小結節,迅速增大融合,并發生壞死,形成黃白色假膜,覆蓋于表面。
治療應以抗病毒藥為主。如是單純的皮膚型雞痘一般不需特别治療,如是粘膜型的,除了應及時剝除口腔咽喉部的假膜外,還應針對具體症狀,具體投藥。應注重預防:首先應嚴格消毒,并針對季節性傳播源(如蚊子)做好有效的防範。其次要注意不要使雞受傷,防止感染。
夏季如何防雞病
夏季由于溫度高,常伴有潮濕、悶熱等現象,加之蚊蠅較多,雞群易患病。近日,宜賓蘭特蛋雞養殖戶鐘良鵬來電咨詢:夏季養雞應注意防治哪些疾病?現就他關心的疾病防治,作簡單介紹。
防中暑
當雞舍溫度過高,通風不良時,雞群易中暑。患病雞高度沉郁,絕食,飲水量大增,呼吸困難,張口喘氣,步态不穩,嚴重時雞群會大批死亡。
防治措施:夏季應為雞群提供充足且幹淨的水,可在水中适量添加維生素C、維生素K,或者添加上冰塊輔助降溫。飼料中也可以加上1%的藿香正氣散;日糧盡量在早上6點、傍晚6點和晚上10點飼喂,即涼爽的時候飼喂,促進采食。在雞舍上覆蓋稻草并灑上涼水,為雞舍搭建涼棚或遮陽網,在雞舍周圍種草、植樹可以降低雞舍溫度。每天中午12點以後,在雞舍内噴灑清涼井水,但必須同時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也可安裝排風機加快排出熱氣。
若發現雞中暑,應立即将雞轉移到陰涼通風處或在冷水中浸一會,同時在雞冠、翅翼部位紮針放血,給雞滴喂藿香正氣液2毫升。
防白冠病
白冠病主要由庫蠓叮咬而傳播。被叮咬後,3周—6周齡雛雞發病嚴重、死亡率高,死前口流鮮血。感染稍輕的雞出現發熱、食欲不振、羽毛松亂,流涎下痢、雞冠和肉垂蒼白、伏地不動等症狀,常在發病後1天—2天因出血死亡。
防治措施:對庫蠓所有可能的活動範圍,如牆面、飼料桶、飲水槽等地,用菊酯類殺蟲藥進行噴霧,或在黎明和黃昏時刻利用舍外蒿草、爛葉混以藥物點燃煙熏。保持雞舍衛生、清除周圍環境的雜草和灌木,以減少庫蠓的聚集活動。
一旦發現患病雞,立即封閉該雞場,對病死雛雞消毒後進行焚燒、掩埋。對發病雞群進行隔離治療,環境消毒。對雞群按每千克飼料加入30毫克—50毫克複方泰滅淨混料做預防,按每千克飼料加入100毫克作治療。蛋雞使用白頭翁散,按每千克飼料加入10克混料作預防,每月連用7天。
防球蟲病
病雞可見消瘦、貧血和血痢症狀,病雞往往精神沉郁、昏迷及足、翅的輕癱。死亡率可達20%以上。
防治措施:雛雞和成年雞分群飼養,保證飼料、飲水、環境清潔衛生,加強墊料衛生,一般15日左右消毒工作,給予全價飼料,增強抵抗力。使用藥物預防,如氨丙啉按0.0125%濃度混入飼料,黃連解毒散1%混入飼料,每隔三個月改變一次抗球蟲藥;也可在雛雞10日、20日齡進行免疫預防。
雞場一旦發現該病,應及時治療,可使用三字球蟲粉,按0.03%濃度混入飲水,連用3天,休藥期為5天;同時配合維生素K3止血,用白頭翁散消除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