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兩億市值的背後發布時間:2016-01-13浏覽次數:
2015年即将結束之際,中國農業企業界迎來了一出重頭戲——溫氏股份登陸資本市場,在業内外引起不小震動。一亮相,溫氏股份就扶搖成為深市市值******的上市公司(以11月24日收盤價計算,超過2000億元),讓各色人等刮目相看。
作為一家傳統的農業企業,溫氏股份市值超越包括平安銀行、萬科等在内的衆多龍頭企業,此事引起多方争議。溫氏股份的估值究竟如何評判?每人自有不同的标準,目前遠未到下結論之時。
在溫氏股份上市之前,中國農業領域還未出現過一家真正符号式的企業,對于總體規模龐大、基礎地位不能動搖的農業産業來說,實乃不小的遺憾。其實,溫氏股份并非橫空出世,這家企業已修煉了多年,隻是未曾被更多外界人士所知。
如今,借着溫氏股份上市引起的普遍關注,我們不僅僅要問“溫氏為什麼這樣紅”,更應該讨論的是:中國農業企業的地位如何提升?在經濟形勢大變革的背景下該向何處走?
兩千億市值背後
溫氏一夜間蹿紅資本市場,看似暴得虛名,實則絕非偶然。無論是經營模式、股權結構,還是對于信息化工具的倚重,對環保問題的重視,溫氏都有其深刻和獨到之處。
溫氏作為一家極其正統的農業企業,市值卻超過了平安銀行、萬科等龍頭企業,這事有些意味深長。這其中或許存在偶然因素,或許與投資者的心态以及經濟發展大環 境都有關系。不過,聯系起溫氏上市前後農業闆塊的整體躁動,這也反映出當下資本市場看好溫氏的模式及發展前景,乃至整體看好現代農業的未來。
農業領域向來有投資周期長、利潤率低、融資難等特點。這不僅阻礙了農業企業的發展,也阻擋了資本投向農業領域的腳步。對于四處尋找機會的資本而言,如溫 氏整體上市這樣的投資機會,是十分寶貴的。溫氏的2000億市值,會極大刺激資本對農業的想象,在未來一段時期内,農業産業界很可能會掀起新一波投資熱 潮。
除此之外,溫氏成為深市總市值******的上市公司,還有着更深刻的寓意。
中國農業産業的代言人
溫氏上市後的表現,之所以引發如此巨大的反響,究其原因:一是溫氏自身在中國農業産業界擁有很高的知名度;二是資本看好的同時,公衆和其他産業界對農業的認 知卻大體還停留在傳統、落後、低效等印象上。資本是精明的。如果一家企業有耀眼的業績記錄,有清晰的經營模式,有龐大的基本盤,有豐富多樣的産業業态,有 強大而精微的管理控制系統,有國内頂尖的農牧業相關技術,有強悍的管理團隊,有獨到的企業文化……那麼不投它投誰呢?隻是,公衆不了解,而農業企業一般先 天低調,即使是業内一流的公司,也極少善于向外界展示自身。于是,反差産生了,并激起千重聲浪。
溫氏這一仗,對于中國現代農業産業至關重要。上市之初的2000億市值,令這家公司自然擁有了足夠的地位和較高的話語權。中國農業産業的問題和困難,經 它傳遞出來就有較重的分量;中國農業企業探索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在管理和技術上所達到的高度,由它展示出來,自然帶有說服力。
中國的農業産業,在總體現代化程度上落後于世界水平,在此背景下,很少有人了解或相信,以溫氏為代表的一批現代農業企業,在農業技術、生物科技、信息技 術等的應用上,以及在公司的管理水平上,已經具備大公司的氣象,接近世界先進行列。以母豬年平均産仔量為例,世界水平為30頭,國内平均水平為16頭,溫 氏做到了26頭。溫氏成為公衆公司後,類似數字将得到更多披露,會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公衆對本土農業産業的信心。
經此一役,溫氏已在事實上成為中國農業産業界的代言人。查看溫氏的股權結構,不難發現,這家公司追求“大同”、崇尚“共富”的企業文化,在國内農業産業 界有很高的聲望。溫氏股份成為公衆公司後,走到聚光燈下,将極大沖擊公衆心目中農業企業“土包子”的原有形象,在某種程度上重塑中國農業企業家群體的形 象。在某種意義上,這家公司的領導者或将被視為中國企業界新一位符号式的企業家。這對于正在迅速走向國際化、加入世界俱樂部的中國農業産業來說,至關重要。
溫氏撬動的經濟規模
溫氏之所以能在市值上有如此表現,與其市場地位密不可分,在最為核心的兩塊業務上,都占據市場第一:2014 年肉雞上市量6. 97 億隻,市場占有率為19. 10%;肉豬上市量1218.27 萬頭,市場占有率1.66%。雖然已是老大,但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溫氏現有5 萬餘合作農戶,據該公司人士透露,公司還繼續在東北、華北、華中、華東等地布局,并要求每個地區都要具備生産1000萬頭豬的能力,目前在内蒙古、吉林、 遼甯三省建設了多處養豬基地,并于近日成立了東北養豬分公司謀求更大發展。這項布局從四年之前就已開始,公司一直在為此做基礎工作,如摸清當地氣候環境, 了解當地人文習俗等。2015 年前三季度,溫氏平均每頭豬純盈利在400 元左右,也就是說,僅新布局的這部分生産基地,就有40億的純利潤可以預期。這項計劃最終落實的可能性有多大,不得而知。但溫氏股份董秘梅錦方表示,公司 曆年來規劃實現準确度在95% 以上。
除養豬和養雞之外,公司還在密集布局養牛、養鴨、蛋雞、水産等諸多産業,而飼料、動保、農牧裝備等業務闆塊,也都有相當的規模。隻不過,這些産業多是在 溫氏體系内循環,少為外人知,甚至據副董事長溫志芬說,在計算集團産值時就完全沒把這部分考慮進去。應當注意的是,溫氏已經提出了“實現千億企業”戰略系 列目标,在實現千億市值後,繼續往千億産值的目标邁進。千億市值隻是系列目标的第一步,後續的目标或許會激發起人們的想象力。
這些信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一家農業企業所能撬動的價值和經濟規模,隻要這家農企确實掌握了一種可複制的擴張模式。套用一句用俗了的廣告詞:農企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溫氏集團近幾年主要産品市場占有率
溫氏模式的說服力
資本市場一開始就給予溫氏如此之高的估值,很大程度上是認可其緊密型“公司+農戶”模式的生命力,以及公司高效實施該模式、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的能力。
其實,這一模式在國内流傳甚廣,效仿者甚衆,遵行此道并非惟有溫氏一家。甚至,對這模式本身的質疑也時而有之,不乏有人認為難以避免質量失控、管理失控 的風險,如合作養殖戶為提高畜禽的成活率而偷偷加藥,或受高價誘惑而私自外賣等。有很多“公司+農戶”模式的效仿者,在豬價波動之下都十分被動,難以保證 整體盈利。對于他們而言,養豬業也帶有濃厚的“靠天吃飯”色彩。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閣曾有一個觀點可用在此處:“商業模式很容易複制,但真正決定成功與否的,是對模式的執行。”
相比絕大多數效仿者,溫氏體系擁有龐大的網絡和多層次的内部市場,這令其具備從容應對價格波動的底氣,它甚至不太關心豬價波動。“豬價很難預測,溫氏對 此不是特别關心。”溫氏集團董事會秘書梅錦方說。“豬價一般都處在為期3年-4年的周期性波動當中,因此對于豬價波動,溫氏是以平常心對待,而将注意力集 中在打造内在基礎上。”據悉,前三季度,溫氏股份業績表現亮眼。公司實現營收335.5 億元,同比增長27.3%;淨利潤47.9 億元,同比增長282.1%。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收136.7 億元,同比增長27.7%;實現淨利潤31.2 億元,同比增長71.8% 。
梅錦方表示,溫氏能持續、快速、穩定地發展到今天,所依靠的并非僅僅一個“公司+農戶”模式,在此之外,還有其他核心競争力并為支撐,如公司對打造内在 基礎的重視、高度信息化、對環保的堅持、追求“大同”的企業文化,等等。其中尤其引人矚目的,是信息技術的應用程度和對環保的堅持。
“天網”無處不在
幾種主要養殖模式的對比
對于“公司+農戶”模式的疑慮,無非是擔憂公司對合作農戶的管理鞭長莫及。對此,在科學技術、信息化手段日益發達的今天,有一種觀念相當有說服力:管理存在鴻溝,就用科技抹平。
溫氏能把“公司+農戶”模式做到今天的份上,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有技術手段作為後盾。一套強大、完善的信息系統是溫氏最強的核心競争力之一。經過20多年的不斷發展完善,這套系統已經深植于溫氏的血肉骨骼,支撐起龐大的規模和體系,好比一張繞不開也離不開的“天網”。
溫氏集團信息中心副總經理徐國茂說:“企業做到哪裡,信息化就到哪裡。隻要網絡通了,系統就能實時監控到位。可以說,整個公司的決策都熔鑄于信息系統之中。”公司董事長溫志芬的表述是:“如果沒有了科技系統的支撐,溫氏出現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全軍覆沒都是可能的。”
目前,溫氏建有兩個雲數據中心,共100多台服務器,這兩個數據中心相互容錯,能夠防止大多數突發意外,保證企業正常運行。這樣的規模,在國内農牧企業中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了。
溫氏将合作家庭農場的信息化都納入了集團整體的信息化體系之中,在自己的每個養殖場内都裝有監控終端,負責采集一切數據,供後台分析,并支持對養戶的結 算。從2011年起,除少部分人工輸單外,絕大部分數據都通過各種設備自動采集,甚至很多豬場都已實現全自動化。溫氏還正在推行“養戶卡”,養戶領料時刷 一下卡,系統就會自動采集相關數據,自動結算,并生成養戶結算表。
公司的技術員在對養戶進行監督和指導時,手持便攜終端,便可獲得所有的數據,并自動上傳到公司的後台系統進行分析。部分數據甚至可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公司管理人員調閱時隻需在電腦屏幕上用鼠标拖動即可。
溫氏把物聯網鋪到了每一處豬場、每一個雞場,數據監控的神經網絡深入到農戶每一次領料、每一次打藥,乃至每個豬舍每一天的采食量。“天網”無處不在、無 時不在,在這種嚴密監控下,5萬多合作家庭農場實際無異于公司的标準化生産車間,區别隻是養殖戶不用每天在公司大樓裡坐班而已。
而與一般涉足農業的電商或IT企業不同,從1991年就開始構建的溫氏信息系統,是直接從多年的生産管理場景當中生長出來的,是由内而外擴張,而非由外而内移植的。在這方面,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資金搞自行開發。高達130多人的專職開發團隊規模,在業内實屬罕見。
目前,公司*********的豬舍、雞舍,已實現全自動管理。不過這種管理是根據理想模型自動運行的,溫氏希望将來可以在每棟豬舍都實現遠程精确操控。
3.jpg
緊密型"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生産模式
環保是核心競争優勢
目前,傳統養殖業面臨的******矛盾無非兩點:一是用地,二是環保。前者,溫氏通過“公司+農戶”模式解決了,後者則與信息化一樣,成為了溫氏最強的核心競争力 之一。溫氏從十幾年前就開始抓環保工作,成立了專門的科室、配備了專門的隊伍,力度在業内罕有。溫氏的環保并非純投入,而是有産出的。
以溫氏下屬的一個典型的活禽交易中心為例,每日産生數十噸廢水,這些水經十一級淨化處理後,水質可超過普通自來水,可循環使用,而淨化處理所節約的成本正好與自來水價相抵。
據一位交易中心負責人介紹,一個典型的活禽交易中心建設一套淨化系統需投入80萬元,但建成後,僅僅通過使用循環水節約自來水費,隻需四五個月就可收回建設成本,這還沒考慮處理過程産生的有機肥收獲以及環保效益。同樣的邏輯,在溫氏下屬的養殖場也是通用的。
上市後,溫氏進一步提出了“把環保技術打造成溫氏的核心競争優勢”的戰略目标。為此,集團提高了合作農場主的準入門檻:農戶欲與溫氏合作,必先通過環評,硬件經驗收合格後才會确定合作關系——為這項堅持作保證的,是公司與合作農戶每年簽訂的多達十幾萬份委托飼養合同。
溫氏物聯網智能養殖平台
新型活疫苗二車間
上市之後的雄心
上市以後機會更多了,對抗不确定性因素的底氣也更足了,公司發展的步子可以比過去更大一些。
上市對公司的影響是複雜而深遠的。對此,不同的公司及管理者有不同的觀念。華為、老幹媽、娃哈哈等知名企業一直沒有上市,因為這些企業的管理者有各自的堅 持,認為對自己的企業而言上市得不償失。而溫氏在終于完成多年來的上市夢後,大家更感興趣的是, 上市之後該公司将向何處走。
努力與市盈率匹配
溫氏多年來一直低調,如副董事長溫志芬所言,當初作為一家相對封閉的私人企業,對内部股東負責即可,無需考慮對外發聲。特别是自2012年開始謀劃上市以來的三年多時間裡,公司更是幾乎在大衆媒體上絕了聲迹。但上市之後,公司便不可能再保持過去的低調了。
11月末,溫氏在位于廣東新興的總部召開了媒體懇談會,就溫氏接下來的發展思路進行溝通交流。“如果再像過去一樣低調不說話,公衆會有各種猜測。”溫志芬在會上說。
對于外界圍繞2000億市值的争議,溫志芬如此表示:“有人認為,農業企業特别是國内農企,不該有這麼大的市值,但這隻是觀念的不同。溫氏有能力保持持續、穩定、高效的發展,與公司的市盈率相匹配。”
他坦言,30年來溫氏的發展主要是利用自己的資金,現在選擇上市,主要目的也并非募集資金,而是保障集團持續健康發展。“過去,集團的業績波動對發展節 奏影響較大,上市之後,有社會資金的支撐,将會極大減小這種影響。”董秘梅錦方對此看法一緻:“上市以後機會更多了,對抗不确定性因素的底氣也更足了,公 司發展的步子可以比過去更大一些。”
作為公司領頭人,溫鵬程表示,溫氏股份作為加入上市公司俱樂部的新生力量,将積極探索用好資本市場新平台,發揮好資本市場的力量,創新發展方式,為促進 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提升産業效益,完善齊創共享機制,讓溫氏全體合作者受惠于新的事業發展平台,促進溫氏總部所在的雲浮市、新興縣社會經 濟發展……從而讓全體參與溫氏事業發展的合作者過上美滿生活。
繼續擴展産業鍊
獲得資本市場支持後,溫氏是否會調整主業方向?溫志芬表示:“溫氏過去、現在都以養豬和養雞為絕對主業,并且這個重心在未來10年内都不可能轉移。”不過, 目前公司正将海洋養殖作為探索發展的重要方向。他認為,這個領域一旦探索成功,會對公司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而公司同樣大力探索的還有養牛和蛋雞業。
農牧裝備是溫氏另一塊不太為人知曉的産業。溫氏在自己的體系内已經全面實現機械化,正在全面實現自動化,并向全面智能化探索。不過,溫志芬表示,在這個領域,公司主要是面向體系内部市場。
對于一條完整的養殖産業鍊條,溫氏目前已擁有比較完善的前半段,至于下一步,溫志芬透露,希望能夠向加工與分銷拓展,即完善産業鍊條的後半段;短期内,溫氏會先着重發展初加工,建自己的生鮮鍊條。
據了解,溫氏11月初在深圳德隆廣場開業了第一家自有的生鮮旗艦店,并對這塊産業抱有很高期望。“過去,溫氏在這方面一直在練兵、嘗試,現在則作為明确的戰略規劃提出來了。”溫志芬說。
上市長征路
幾經曲折,反複選擇,溫氏最終登陸資本市場,其間的糾結可以給其他企業以借鑒。
早在上市之前,溫氏已是國内曆史最久、規模******、影響力也******的農業企業之一。這樣一家企業,去股票交易所裡敲一次鐘,在外人看來似乎順理成章,如今的結局也看似完美得有如童話,完全符合人們對于一個理想企業的想象。
但真實的故事遠比這麻煩得多。溫氏整體上市,折騰了十幾年才得償所願,其間所解決的難題:一是集團股權結構的曆史遺留問題;二具體上市方式問題。
曆史遺留問題
溫氏早在1998年就開始謀劃上市,但數度受阻。
2002年,溫氏當年銷售收入達28億元,于是将廣東省新興縣内的養豬公司“華農溫氏”改制為股份公司,準備以此為平台實現上市,後因股東超200人問 題擱置。2008年,溫氏将動保業務從集團拆分出來,組建大華農,并完成改制,再次準備上市,但又因暫停發行新股,大華農上市進程受阻。2009年初,曾 嘗試由華農溫氏借殼上市,經過充分論證後,仍因股東超200人問題無法突破而中止。
2009年下半年,溫氏轉向謀求大華農IPO上市,随着創業闆設立,2011年3月8日,大華農最終在深交所創業闆挂牌上市。至此,溫氏集團上市征程才剛剛完成第一步。而繼續研究和尋找上市機會,成了溫氏集團董事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内容。
2012年2月起,溫氏集團高層與中金公司數度接觸,商談推動溫氏股份上市問題。但此時集團股東超200人的問題仍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2013年12月16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修改後的《非上市公衆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溫氏“股東超200人”問題有了解決希望。根據該辦 法,集團整體改制為股份制公司後,可申請核準為“非公衆上市公司”,然後再申請挂牌上市。2014年9月,溫氏股份通過證監會審核,确立為非上市公衆公 司,從而去除了上市路上的******障礙。
障礙既除,剩下的問題就是,溫氏到底采取什麼方式上市。
IPO還是吸并?
當時,溫氏有四種方案可以選擇:第一,獨立IPO;第二,吸并大華農;第三,借殼上市;第四,海外上市。而根據資本市場的實際狀況和溫氏自身的情況,真正可行的是前兩者。但究竟是采用IPO方案還是吸并大華農方案,他們陷入了糾結。
IPO方案,是一個比較圓滿的上市方式。事實上,溫氏原本也一直是按照IPO方案做申報材料的。但是2014年IPO開閘後,等候審核的公司多達數百 家,溫氏将面臨漫長的排隊時間,以及各種不确定因素。相比之下,吸并大華農方案可以較快實現上市,但溫氏家族旗下會少了一家上市公司。
從2014年12月開始,溫氏高層為這道選擇題反複開會商讨,并與證監會、深交所反複溝通交流,選定方向幾經調整,大華農股票幾次停牌又複牌。直到 2015年2月11日下午,溫志芬接到深交所創業闆部的電話,得知吸并方案得到了深交所的同意,并已準備報證監會批準。當晚,集團再次開會,一緻同意走吸 并上市之路,中止了原計劃申報IPO的流程。